索 引 号: D223585--2019-0018 分 类: 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责任部门: 盘谷镇 发文日期: 2019-01-11 11:10:48
标 题: 2018年盘谷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2018年盘谷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回顾过去,发展成绩令人鼓舞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依法监督下,镇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年初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认真践行“担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稳定健康发展。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财税经济指标态势良好。完成财政收入951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11.9%,全县排名第六;各项经济指标平稳运行,为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461299人,2018年,50117人顺利脱贫;严格精准识别,对所有对象进行了再识别,该剔除的上报,该吸纳的吸纳,能脱贫的脱贫;严格落实八大扶贫措施,确保了“两不愁三保障”,尤其是产业就业扶贫,两个“六个一”产业基地、5个扶贫车间全部落实到位;基础资料进行了再整改;顺利通过了省市县检查验收。

(三)城乡环境整治成效显著。高度重视,保障到位。年初组建了城管队,成立了城建组。明确了镇、村、组及镇直单位各级的城乡环境整治责任和包干区,为开展整治工作提供了保障。开展整治,成效明显。严格按照省市县统一部署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了污染防治、农民建房、乱搭乱建、机砖厂整顿等一系列惠及民生的专项治理行动,以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大会、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为契机,广泛宣传、加大投入、巩固成果,确保了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化、常态化。坚决打击拒不拆除违章建筑的行为,多次组织镇村干部对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共拆除违章3360平米。开展沿湖西路及吉阜路枫江桥头立面改造,大幅提升了盘谷整体形象。荣获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养工作第三名。

(四)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推进。2018年我镇有48个美丽乡村建设点,涉及28个村组23978466人。每个美丽乡村建设村组均安排了一名机关干部进行挂点帮扶,大多数村点能按要求完成任务,除谷村外都已完成建设任务。但由于部分村点村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投资投劳不足,镇村组干部及理事会没有很好的进行谋划和指导,建设效果不是很好。

(五)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我镇紧紧围绕“富农民、强农业、美农村”这个主题,狠抓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力促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一是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引进了江西盘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西金富渔业有限公司、武汉北汇公司在沿湖西路及谷村抬田区流转土地一万余亩,公司致力于将这片土地打造成为一个集水稻、渔业、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基地,“同江湾”生态大闸蟹已初见成效。成功迎接全省现代农业大会召开。荣获全县现代产业发展第二名。

(六)城镇建设加速推进。完成谷村文明新村路网硬化下水道建设绿化亮化等工程。完成便民服务中心路网硬化下水道建设绿化亮化等工程,除经管站外,其他站所全部进驻办公。中心幼儿园顺利开园。新卫生院建设项目完成征地和土地平整。谷村新村建设完成了主体建设,市政管网工程正在实施。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县三看流动现场会上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始终坚持“重在预防、关口前移”的治理方针,严把纠纷隐患排查关。不断完善镇村综治软硬件设施,加强镇村综治干部队伍建设,保障到位。扫黑除恶工作扎实开展,线索摸排到位,打击到位。扎实推进平安盘谷创建工作,妥善处理群众合理合法诉求,特别在春节、国庆、两会等重点时期,坚持24小时值班,做到每天一排查,每天一报告。全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3起,调处42起,调解成功率97.7%。信访工作获全县第三名。全镇四类人员安居工程建房户共有9户,其中爱心家园3户,全部竣工。卫生院搬迁完成征地工作;新建北岭、友联等5个标准化卫生计生室并投入使用;生育登记(审批)服务覆盖率达90%;失独特扶家庭2户;计划生育奖励家庭69户;国家及省级计划生育奖励和扶助政策、一次性抚慰金政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联系人制度和家庭医生签约等落实全部到位。继续执行农村低保听证制度,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的生活困难。收缴医保基金5145760元,全县排名第一,城乡居保缴费人数12615,金额3674500元,完成率达94.24%,全县排名第二。民生工程排全县第三名。殡葬改革蹄疾步稳,稳妥快速完成了棺木有偿收集工作,所有村已完成公墓建设,实现了全覆盖和葬有去处的目标。

(八)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建设五型政府是破解当前发展难题的有效举措。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开展了忠诚、创新、担当、服务、过硬五型政府建设,科学制定了盘谷镇机关干部、村居干部绩效考核工作方案,明确从日常管理、工作成效及民主测评等方面进行科学考核。便民服务中心开启了延时错时预约服务。促进了干部转作风,工作上台阶。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全镇上下,攻坚克难,奋力拼搏,获得了全县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二类乡镇第四名、法治政府建设第一名、现代农业发展第二名、信访工作第三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养第三名、民生工程第三名、放管服改革第三名等七个奖项,我们取得这些成绩与盘谷的位置、条件和历史来比,确实前所未有,可喜可贺。这些荣誉的背后,饱含着我们辛勤的汗水和委屈的泪水。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盘谷发展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应清醒看到,与成绩相比,与兄弟乡镇相比,我们的不足和问题更多。一是干部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积极主动,面对困难、问题,缺乏担当,不敢作为,有些村、有些工作推而不动。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禁燃禁烧、净气净水净土压力不小。三是人居环境整治群众积极性有待提高。群众对乱搭乱建、乱丢乱放、乱抛乱丢、乱埋乱葬等不良现象见怪不怪。四是产业发展有待形成良好氛围。大多数干部群众对产业发展不支持不反对,不积极不作为。五是美丽乡村建设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大多数干部群众总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镇政府工作任务,造成美丽乡村建设为完任务了事,效果不好。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展望今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虽然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但近几年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央对农业农村投入逐年加大,对农村农民关爱有加,对农村干部减负不小。加上盘谷广大干部群众奋发进取、不甘落后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奋勇拼搏的工作状态。就一定能推动盘谷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委十四届、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及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决胜小康,坚定不移推进生态建设,矢志不渝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持之以恒转变作风、提升效率,推进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和谐新盘谷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各位代表,盘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我们要利用好先天优势资源,为共创盘谷辉煌作出应有贡献。我们期盼与大家共同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脱贫攻坚整改再完善。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目前已进入攻坚期,越往后压力越大,问题越多。习近平总书记37日参加甘肃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警钟长鸣。”并庄重宣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根据巡视、检查、督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及时整改到位,确保顺利安全过关。主要工作有:

贫困对象再精准。对所有贫困户所有困难户按照最新要求最新条件,严格按程序应进尽进,应出尽出,再次检查扣好第一粒扣子。帮扶措施再强化。逐户检查落实八大扶贫措施,尤其是产业扶贫、安居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确保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档案资料再梳理。逐户逐袋逐档梳理检查资料,应换尽换,应改尽改,确保村档户袋数据真实、逻辑对应,确保资料干净整洁无涂改。

    (二)富民产业发展再壮大。发展富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富民强村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38日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表示:“随着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启,乡村振兴的要素会更加活跃,那里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主要工作有:

有序开展土地流转。土地集中流转是富民产业发展的平台和基础。要有组织有秩序公开公平竞争统一流转土地,发挥好土地的规模效益,按县里要求,村委会可收取适量的管理服务费,为签约双方产业大户和村民做好服务工作。产业项目要符合本地产业规划。稳妥推进高标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土地产能和效益的有力途径。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一户一坵田,家家户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观念,要规模化集团化现代化经营土地,必须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引进人才资金。人才、资金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要加大乡贤沟通联系力度,多方引进产业发展的人才资金,引进本地乡贤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农村最缺的还是人才。创新发展特色产业。依据本村特色,利用本地资源,走出去参观学习,鼓励引导有志村民,发展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等产业,比如利用养猪场发展食用菌、养蛇、养鸽、养鹿、养竹鼠等无污染产业,比如利用荒山荒坡种植井冈蜜柚、各种药材等经济作物。要充分利用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启动资金,选择一项以上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力支持同江基地。同江万亩基地基础设施方面已经投资近三千万,正在打造国家级稻渔基地,如运作良好,将带来可观的前景,将带动当地旅游交通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升盘谷形象。我们要本着“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全力支持基地发展壮大。

(三)人居环境整治再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千万工程”被当地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主要工作有:

清理垃圾。动员全体村民参与清理垃圾、保护环境行动来,改变乱抛乱丢垃圾的不良习惯,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治理污水。村内、门前水沟要及时清理,确保不污、不腐、不臭。整治乱象。开展集中清理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超高超大行动,改变脏乱差面貌。教育引导村民要遵守法律法规,不乱搭乱建,不乱堆乱放,建房不超高超大。厕所革命。根据上级部署逐步开展改旱厕为卫生厕、水冲厕行动。绿化亮化。尽量增加绿地面积,减少硬化面积,有条件的村可以实施亮化工程。

(四)生态环境保护再强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愈显重要和必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资源,因为有了资源人类才得以生存,如果资源环境遭受破环,那么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就变得不那么理想。从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讲,保护环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确切的说是可持续发展,这是为人类子孙谋福利的长远大事,不是为了要取得单一的眼前经济利益就去破坏环境。我们千万不要发子孙财,断子孙路。从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讲,环境保护体现了个人修养与素质,也表现了一种社会文明进步的尺度。主要工作有:

净化空气。禁止野外用火(烧垃圾烧秸秆)、鞭炮禁燃、扬尘治理、排烟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改旱厕等控制污染空气的源头。净化水质。清理垃圾、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关闭传统养殖场、水库人放天养等控制污染水体的源头。净化土壤。清理垃圾、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等控制污染土壤的源头。保护资源。规范矿山、机砖厂、砂石开采经营,不得随意挖山取土,做好森林防火,不得破坏植被。植树造林。山上造林,村庄绿化,增加绿地面积,增设天然氧吧。殡葬改革。也是生态保护的一项内容。要按照坚定不移、积极稳妥的方针继续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坚决推行火化后入公墓安葬,破除旧的丧葬习俗,节俭操办丧事,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继续推进“三沿六区”坟墓整治工作。

(五)美丽乡村建设再突破。美丽乡村建设是人居环境整治改善的一项主要内容,今年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战场在谷村。主要工作有:

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宣传文章,选好理事会,充分发挥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动员村民主动拆乱拆违、主动投资投劳,改善自家居住环境。修改完善高标准规划设计。谷村,千年文化古村,全省第一大村。我们要通过并抓住此次唯一难得的机会,改变谷村面貌,重振谷村雄风。以文化为魂,以故事为点,以旅游为线,高标准规划设计文化旅游古村。尽早做好拆迁征地工作。谷村最急需改变的是道路,最急需保护的是古物,最急需挖掘的是文化。这次规划的环村路、村中的旅游路和旅游景点,需提前做好拆迁征地工作。积极做好争资立项工作。充分发挥本村人才资源优势,多方争资立项。全力配合做好建设工作。无论工程如何发包,我们镇村都要全力配合,做好群众工作,调处矛盾纠纷,监督工程质量,推进工程进度,不得刁难阻拦。有损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时,我们要做好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六)社会事业发展再惠民。加大搜集扫黑除恶线索力度,重点打击干扰村级事务、干扰村干部工作、以大欺小、横行村里的宗族势力和村霸,营造遵纪守法、人人平等、安居乐业的良好村风民风。按照上级机构改革方案完成卫生计生工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卫生院搬迁工作建设进度,争取两年内能服务群众;继续推进太园、杨家边等7个村级卫生室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配合打击骗取医保基金行为。进一步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量公开公平实施最低生活保障;进一步落实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尽量争取危房改造指标,确保贫困家庭住房保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不出任何安全生产事故。

三、担当实干,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将以“五型”政府为目标,继续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是我们应敬畏组织讲政治,自觉做到忠诚组织。讲政治是我们干部最基本的素质,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与时俱进学习党的理论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始终与上级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一级对一级负责。打造忠诚政府,创新政府。

二是我们应敬畏人民敢担当,自觉做到为民服务。敢担当是我们干部的履职表现,是干好工作的途径和保障。每个干部都有岗位,每个岗位都有职责,履职尽责要有担当,敢担当,干事业要有作为,敢作为,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尽善尽美体现个人价值。打造担当政府,服务政府。

三是我们应敬畏法纪守底线,自觉做到令行禁止。守底线是对我们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敬畏法纪,就是要尊重法纪的神圣,敬畏法纪的威严,要适应新形势,顺应新常态,培养自觉守法、依法办事的习惯,在干任何工作、做任何事情时都要视法纪如“高压线”,坚持谨慎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尤其在与群众打交道过程中时时警醒自己、处处检点自己、事事约束自己,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打造过硬政府。

各位代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唯有奋斗者才能芳华永恒。盘谷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我们要初心常在、情怀永驻,奔跑不息、追梦前行,为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和谐新盘谷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工作联系 法律声明

吉水县人民政府主办 吉水县大数据中心承办 © 2013 版权所有 赣ICP备11008621号-1
网站标识码:3608220011     联系电话:0796-8680881   电子邮箱:jishui@jian.gov.cn
赣公网安备 36082202000108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